酒店在成本控制中,会考虑运营物资的投入,从布草采购开始,一味的要求三倍布草采购量,试问酒店生意真的好到天天满房吗?根据预定出租率和房间类型可以容易的得出我们的布草采购数量,进一步降低前期的资金投入,同理可以得知其他的业务板块。
此外,人工成本、工程能耗、采购物资库存等等,能外包的外包,能分期的分期,能降低压力的降低压力,现在已经不是靠库存来做酒店,而是通过了资源的整个尽可能的低成本、低投入亦或者零成本运营酒店。
人是酒店行业的核心,也是服务的根本,不可否认的是酒店依旧是服务业的代表之一,而服务的本质是需要有灵活和有人情味的,很多酒店现在为了保留人员纷纷采取给员工降薪,淘汰,确实能去除一部分公司混子,但员工的满意度低了,如何能服务好客人。人工成本往往是最大的支出,那么减少投入是不是就需要降低工资支出呢?
也许我们会发现周边很多人想学习海底捞,海底捞的文化是双手改变命运,而很多酒店的做法确实改变了员工的命运。其实,当下很多智能系统的涌现,比如,自助check-in、智能酒店、无人酒店增加了客人的新鲜感,也降低的员工费用,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运营这个优势将我们的服务发挥的更加人性和细致。机器只能代替操作,但不能代替温度。酒店可以把结余的成本一部分,作为员工绩效的部分,配合合理的绩效体系,让员工乐于接受而不是有危机感,将服务的做的更加出色。
更多
酒店设计在新时代下开始尝试新思路、新设备、新想法,但是这些是不是都需要高成本呢?我们要做观影房,是不是真的要买设备,自己改装?我们要开酒店,是不是真的需要找分包单位,每个环节层层把控?我们要做智慧酒店,是不是老酒店就没戏了?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一个新时代的创新可以在最低的成本下完成,未来我们是否可以整合所有的资源平台,满足酒店运营的所有创新和需求。
例如酒店的艺术品其实可以作为艺术家展示区域,可卖;酒店的设施设备不仅仅运用于工装,还可以作为家装,酒店可以作为市场的功能展示区,不仅仅作为一部分入住客人的体验场所。
刚刚提到的零成本开酒店,除了现在的众筹模式之外,我们的运营和创新都可以用类似的想法实现。其实,我们不仅仅满足酒店的顺利运营,而是不断的挖掘成本和收益的平衡,在员工-业主-品牌三者中,创立良性的循环,成本=支出是我们这三个板块的核心,就像俏江南的运营模式,看营收是没有意义的,我唯一能把控的是成本。降低的成本可以运用到其他地方,进一步提升收益;同时,成本可以分摊,进一步资金缓解压力,以小博大。酒店事业仍旧任重道远,你我需加倍努力。